科技日报讯 12月5日,记者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,该校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彭楠教授课题组,研发了全球首个古菌域RNA引导的微型编程性核酸酶系统(SisTnpB1),可在多种不同生长温度的微生物中实现高效基因编辑。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《细胞发现》杂志在线发表。
当前,基于CRISPR-Cas9或Cas12a的基因编辑工具已得到广泛应用,成为推动生命科学、现代农业、医学和合成生物学等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。
目前,所有Cas9及Cas12a等编程性核酸酶均来自细菌,而古菌编码的编程酶没有得到有效发掘。为此,彭楠课题组从古菌中鉴定了23个TnpB编程性核酸酶。该酶具有分子量小、与已报道的RNA引导的编程性核酸酶同源性低等特点,具有开发成自主知识产权基因编辑工具的巨大潜力。
研究团队纯化了其中一个典型的TnpB编程性核酸酶,并将其命名为SisTnpB1。体外核酸切割实验发现,SisTnpB1在较广的温度范围内均具有活性,其中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65℃—75℃。
研究团队通过设计靶向质粒等外源遗传元件的引导RNA,使SisTnpB1系统可以在细菌体内特异性切割并消除这些遗传元件。最终,该团队将SisTnpB1系统开发成为全球首个来自古菌域的微型基因编辑工具,在乳酸片球菌及冰岛硫化叶菌中实现了精确的基因编辑,编辑效率大于90%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北京时间6月1日晚间消息,Meta公司CEO马克?扎克伯格今日抢...
,HMD在美国发布了诺基亚XR21智能手机,售价499.99美元...
由于全球通胀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,消费电子产品销售大幅下降,进而导...
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、沐天的线索投递!,据HarmonyOS...
2月16日,全球最大的食品饮料公司雀巢发布了2022年全年财报,...
中国网middot;美丽江苏讯昆山因台资而兴、因台企而强。昆山是...